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對于品牌的認可度及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亦是孜孜不倦。曾經遙不可及的奢侈品牌迪奧、高檔化妝品香奈兒等近幾年均在落戶濰坊,瑪莎拉蒂、保時捷等高檔汽車品牌亦是紛紛在濰坊設置銷售點,這些都無不彰顯著人們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日常生活類零售消費行業,人們對于品質生活的需求更是迫切。新零售的興起,傳統零售超市的裝修改造、升級換代,無不顯示了零售行業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而進行的品質提升。當前就超市而言,品質管理必須做好賣場的店面環境、賣場氛圍、商品品質、活動策劃等。高品質的店面環境需要精心設計和包裝,需要有文化有內涵,以彰顯企業宗旨與精神,并不是人云亦云的富麗堂皇的裝潢或者是不知所以然的跟風裝修。以企業文化和精神為指導恰到好處的布置,符合周邊主流消費群體的審美意趣,不失大雅的點睛之筆,輕松的購物氛圍,都是品質提升的體現。而商品品質的提升則是超市生存的關鍵。正規的供貨渠道,嚴格的商品審查制度、標準化的日常管理條例、以及當下流行的商品可追溯二維碼掃描等都是提升商品品質的生命線,缺一不可。在這里借用國際知名零售企業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話,“消費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感的產品則無法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在超市日常經營過程中,雖然讓顧客形成沖動性消費的契機數不勝數,例如令人瞠目結舌的低價、突出產品新奇感或打造熱門話題,等等,但倘若這一切沒有建立在品質這一重要根基上,必將失去顧客“二次消費”的機會,讓顧客對產品的興趣消失殆盡。如此一來,事業只會是曇花一現,毫無成長性可言。
面對日漸“挑剔”的顧客,面對已將提高生活品質作為口頭禪的新新人類,作為超市人需要馬不停蹄地向著更高品質的環境及商品去追求去開拓,因為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而是顧客的需求;時不我待,大浪淘沙,當無法滿足顧客需求的時候,企業也將無從發展。
(經營板塊 國成功)